一、课程名称
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
The training of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e
二、学分学时
1学分 / 16学时
三、使用主体教材
1.主体教材
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自编教材
四、课程属性
实践课程
必修
五、教学对象
大禹学院
六、开课单位
工程训练中心
七、先修课程
无
八、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实践为主线,学生在本课程中学习创新的基本方法,重点在于将所学的创新方法尝试应用于实践训练中,从而令学生重视创新,激发其对创新的兴趣,助其积累创新的经验,提高创新的能力。
理论训练部分:学生通过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及多种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了解创新思维训练的生理学依据(大脑结构及思维路径),通过分析阻拦创新思维的种种屏障,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结合有关实际工程中的创新问题,培养学生能把这些创新思维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去敏锐观察,发挥想象,活跃灵感,标新立异,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实践训练部分:着重训练学生有了创意后,如何通过动手技能训练让创意转变为实际作品,在本训练中,强化学生创意设计方法的实际知识,通过亲自进行创意设计实践,反复实践,不断思考探索,利用一切可行方法,一次一次的超越自我,实践创新,从而激发对创意设计的兴趣,拓展学生对创意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让学生初步具有创意设计实践的能力,为后续创新能力提升做一个很好地铺垫。
九、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在该理论部分训练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1)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及了解创新思维训练的生理学依据(大脑结构及思维路径);(2)专利及文献的检索方法;(3)阻拦创新思维的种种屏障,多种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4)多元坐标交合法;(5)头脑风暴法;(6)水平思考法与TRIZ方法。
在该实践部分训练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一般工程中基本工具及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本训练包括(1)领取创意设计工具箱(1人或2人一套,)清点工具与拆装;(2)讨论自己的点子,并向大家讲解自己的创意;(3)初步形成创意作品;(4)在训练最后,给每组5-8分钟时间,进行陈述与作品展示。
《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导图如下图所示:
图1 “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的教学内容结构导图
本课程的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具体如下:
本课程主要由理论训练与实践环节两大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章 理论训练部分
1. 教学内容
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及多种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创新思维训练的生理学依据(大脑结构及思维路径);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
2. 知识要点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在思维的类别中,与常规性思维相对,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训练的基本概念及生理学依据(大脑结构及思维路径),阻拦创新思维的种种屏障,创新思维训练的种种方法、环节和行为特征。
3. 重点难点
创新思维训练的生理学依据(大脑结构及思维路径),及创新思维训练的种种方法(多元坐标交合法、专利及文献的检索方法和水平思考法与TRIZ方法)。
4. 基本要求
(1)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及了解创新思维训练的生理学依据(大脑结构及思维路径);
(2)专利及文献的检索方法;
(3)阻拦创新思维的种种屏障,多种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
(4)多元坐标交合法;
(5)头脑风暴法;
(6)水平思考法与TRIZ方法。
5.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本课程教师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陈述、分享为主,穿插知识点为辅。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去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以达到训练其创新、创造能力。
第二章 实践训练部分
1. 教学内容
基本工具及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讨论个人创意;制作创意作品;陈述与作品展示。
2. 知识要点
创意的新颖性与可行性;作品展示的全面性。
3. 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创意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如何用简单的工具箱完备地展示作品。
4. 基本要求
(1)领取创意设计工具箱(1人或2人一套,)清点工具与拆装(由各班长班长负责录取指纹);
(2)讲解结构创意案例视频,讨论自己的点子,并每人向大家讲解自己的创意。沟通交流创意初步作品(指纹考勤);
(3)根据设定目标,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搜集相关创意资料,再次沟通交流创意作品,初步形成创意作品(指纹考勤);
(4)根据资料分析产生创意作品设计方案并制作,设计与制作创意作品,撰写创意报告,准备作品展示内容(指纹考勤);
(5)在训练最后,结构创意作品展示秀,(每组限时3~5分钟,每人不少于1.5分钟),展示内容:(电子稿提交邮箱),姓名、学院、年级、班级,作品名称,设计思路(背景),作品用途、创新点、功能、市场的可行性,创意过程的经验总结,2、按规定要求放到指定地点,、交结构创意训练报告以及提交电子稿(录像)
5. 教学方法
在该部分训练教学中,着重训练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学会一般工程中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具体做到三动能力的提高(动右脑、动手与动嘴)。通过现场答辩考察上述能力。
十、课程思政设计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首先,从现实的角度看,一个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大学生在就业、进修、升职等发展机会面前是更加具有竞争性的。其次,从个人修养的层面看,创新思维促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最后,从社会国家的角度看,只有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可以给社会国家和这个世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课程目标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创新性案例分析、创造性思维实例训练和创造性道具训练,了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内涵,影响创新思维的因素,熟练掌握一些经典、实用、有效思维方法的运用。经过常见思维中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的过程体验,逐渐突破学生创新思维的障碍,走出创新思维的误区,拓宽学生自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这是一门以培养大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塑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实践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其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应变思维等思维能力,拓展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思路。
2. 所谓思政课程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本课程进行思政教育融合的目的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基础,融入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对“知识传授”和“价值传授”有机结合,在培养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目标追求与正确的价值观。在专业课中穿插部分思政教育内容,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成效较好。“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致。”创新思维能力,是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从哲学上说,创新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矛盾的利用再创造。培养并具备创新思维,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
3. 以思政教育进课堂为目标,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自然融合为前提,结合高校毕业要求以及职业身心素质、职业规范、团队协作等要求,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在《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中的改革,从而达到高校既红又专的育人效果,为社会培养心智健康、思想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大学生。具体思路:在进行课程渗透教育整体设计时,寻找合适的渗透教育结合点和恰当的载体,即把德育教育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在学习知识和技能训练过程中获得德育教育。具体见下面的方案设计:
表 1:课程思政方案设计
业务流程
|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
知识单元
|
实训项目
|
专业能力:具有创新意识, 应用创新思
维、创新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
|
思想道德水平:创新强国的信念;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钻研精神
|
创新思维意识培养
|
理解创新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
|
意识到创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驱动力,增强民族使命感
|
创新的概念、意义、发展
|
听取两会有关创新的报告
|
创新思维方法的了解
|
了解多种创新思维方法
|
从各种方法中追求真理
|
头脑风暴法、六顶
帽思考法等
|
选择一种方法查找利用该方法的一个创新案例
|
可拓创新理论的掌握
|
掌握可拓创新理论的各个方面
|
培养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
|
基元理论、共轭理论、等
|
听取创新创业方面的讲座、多个创新小游戏
|
创新思维方法--可拓创新方法的技能培养
|
掌握利用可拓创新方法进行创新实践
|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钻研精神
|
可拓的变换、拓展方法
|
综合实训:利用可拓创新理论进行一个项目的拓展创新
|
十一、课程学时安排
《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学时安排情况见表2。
表2 《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课程学时安排
序号
|
章节名称
|
线下课堂学习(共96学时)
(研讨穿插在每节课中)
|
1
|
理论训练部分
|
6
|
2
|
实践训练部分
|
10
|
十二、考核方式
《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课程为必修课,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课堂学习研讨、作业成绩。
100%课程得分=30%课堂表现+70%答辩与项目计划书=(20%课堂讨论参与+10%课后作业完成)+(20%项目计划书写作+30%小组陈述+20%创意完成度)
表3 评分标准
|
A(95%)
|
B(85%)
|
C(60%)
|
F(<60%)
|
课堂讨 论
|
积极踊跃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回答问题、认真听取其他人发言并恰当提出问题,将课程中所学正确全面地应用
|
按要求参与课堂讨论,被点名回答问题时迅速作答,认真听取其他人发言,将课程中所学基本正确应用但不全面
|
按要求参与课堂讨论,被点名回答问题时反应迟疑,尝试将课程中所学进行应用但效果不佳
|
课堂讨论态度散漫或讨论其他话题,拒绝回答问题,未应用所学内容并且严重偏差
|
课后作 业
|
按时按要求高质量的完成课后作业,主动在课堂中展示
|
按时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
|
延迟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
|
未按时按要求高质量的完成课后作业,被点名时无可奉告
|
项目计划书
|
内容完整,创新意识突出,可行性高
|
内容完整,有个别内容有所创新,较为可行
|
内容基本完整,试图进行创新但可行性较低
|
内容不完整,没有进行创新,可行性低
|
小组陈 述
|
小组成员全部出席,精神面貌和台风优秀,PPT制作精美,陈述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临场反应佳
|
小组成员全部出席,精神面貌和台风优秀,PPT制作正规,陈述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临场反应不足
|
小组成员全部出席,精神面貌和台风尚可,有PPT,陈述内容欠缺条理、重点不够突出,临场反应不足
|
小组成员未全部出席,精神面貌和台风较差,陈述内容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临场反应差
|
项目完 成
度
|
准备充分,创新亮点突出,现场反应极好
|
准备充分,有部分创新,现场反应尚可
|
有所准备但创新不足,现场反应冷淡或场面混乱
|
未做相应准备,现场无法开展
|
十三、教学参考
1.参考教材
n 杨晨. 用知识产权赢得竞争优势[M] . 科学出版社,2008
n 杨雁斌.创新思维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n 陈光. 创新思维方法与TRIZ的理论与应用[M] 科学出版社. 2011
n 吴观乐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案例剖析-第3版[M]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参考文献
n Charles Murray, Real Education: Four Simple Truths for Bringing America's Schools Back to Reality,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8.
n 娄保东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构想,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
n 杨晨,张涛.基于价值的企业知识产权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
n 娄保东 构建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
3.网络资源
n 中国知识产权局(http://www..sipo.gov.cn)
n 中国发明协会(http://www.cainet.org.cn)
n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http://innovation.hust.edu.cn)
大纲撰写人:娄保东
20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