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名称
工业设计创新与创业指导
Industrial Desig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二、学分学时
2学分/32学时
三、使用主体教材和线上资源
1.主体教材
互联网+文化创意创业,刘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
2.线上资源
工业设计创新与创业指导,河海大学课堂在线
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中国大学MOOC
四、课程属性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性质:必修
特殊课程类型:创新创业课程
五、教学对象
工业设计本科生
六、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七、先修课程
产品设计I、产品设计II
八、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
结合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开设此课程,课程主要围绕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创新和创业策划的相关问题展开,拓宽学生对于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及开发、运营与推广、商业模式等问题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创业和创新问题的思辨能力,进而为后续的产品创新、创业做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市场机遇的深入理解,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本课程支撑了毕业要求中的3.1、8.3、10.2和12.2。
课程分目标:
课程目标1:
课程主要围绕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服务、设计创新和创业策划的相关问题展开;培养学生利用设计思维方法与创业、创新、战略、商业模式、营销管理等相结合来解决问题及创造价值,培养学生在设计创新与创业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设计开发能力。(支撑本专业毕业要求3.1)
课程目标2:
拓宽学生对于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及开发、产品运营与推广、商业模式等问题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创业和创新问题的思辨能力,理解设计伦理的核心理念及职业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在设计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设计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支撑本专业毕业要求8.3)
课程目标3:
通过课程中的讨论交流与设计结果的陈述,能够掌握在设计创新与创业实践中清晰表达设计的思想、思路、方案、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等,并能交流沟通。(支撑本专业毕业要求10.2)
课程目标4:
通过设计实践,促进设计思维在工程、管理、工业设计、人类学和教育等学科中的交叉融合与运用,了解设计创新的思维方法与设计创业的相关知识,进而为后续的设计创新、创业做知识储备。支撑本专业毕业要求12.2)
九、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学生将学习以下课程内容并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第一章 文化创意与创新创业(16学时)
1. 教学内容
1.1 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概述
1.2 文化创意产业的IP管理
1.3 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
1.4 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链
1.5 文创内容的创意与生产
1.6 文创产品的推广与营销
1.7 文创衍生品开发与推广
1.8 互联网+传统文化设计
2.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
课程目标
|
达成评价方式
|
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概念
|
(1)(2)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文化创意产业的IP管理
|
(1)(2)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
|
(1)(2)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链
|
(1)(2)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文创内容的创意与生产
|
(1)(2)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文创产品的推广与营销
|
(1)(2)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文创衍生品开发与推广
|
(1)(2)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互联网+传统文化设计
|
(1)(2)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3.重点难点
(1)文化创意产业的IP管理;
(2)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
(3)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链;
(4)文创内容的创意与生产;
(5)文创产品的推广与营销;
(6)文创衍生品开发与推广。
4.基本要求
(1)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2)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IP管理;
(3)了解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
(4)了解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链;
(5)了解文创内容的创意与生产;
(6)了解文创产品的推广与营销;
(7)了解文创衍生品开发与推广;
(8)了解互联网+传统文化设计。
5.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的学习方式。
第二章 创新与创业思维(8学时)
1. 教学内容
2.1 如何理解创业这件事?
2.2创业者的决策模型
2.3 如何理解好的创业机会?
2.4 如何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
2.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
课程目标
|
达成评价方式
|
创业思维
|
(2)(3)(4)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决策模型
|
(2)(3)(4)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创业机会
|
(2)(3)(4)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创造力与想象力
|
(2)(3)(4)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3.重点难点
(1)创业思维的培养;
(2)创业者的决策模型;
(3)如何理解好的创业机会?
(4)如何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
4.基本要求
(1)理解创业需求,熟悉创业思维;
(2)了解创业者的决策模型,掌握决策思维;
(3)了解如何鉴别和判断好的创业机会;
(4)了解和熟悉创造力和想象力思维。
5.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研讨的学习方式。
第三章 创新与创业指导(8学时)
1. 教学内容
3.1 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
3.2 如何做商业模式?
3.3 如何寻找产品核心价值?
3.4 如何营销推广和说服他人?
2. 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
课程目标
|
达成评价方式
|
创业计划书
|
(2)(3)(4)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商业模式
|
(2)(3)(4)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产品核心价值
|
(2)(3)(4)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商业营销与推广
|
(2)(3)(4)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大作业
|
3. 重点难点
(1)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
(2)如何做商业模式?
(3)如何寻找产品核心价值?
(4)如何营销推广和说服他人?
4. 基本要求
(1)了解创业计划书的格式和内容,学习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
(2)了解什么是商业模式,学习思考商业模式;
(3)了解和识别产品核心价值;
(4)了解和熟悉商业营销和推广方法,学习商业营销推广。
5.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研讨的学习方式。
十、课程思政设计
1、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优秀设计文化的内涵和发展要求,同时紧密结合当前国家施政理念和行业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将中华优秀文化与现代设计方法融入到设计创新之中,使中国设计体现更多的中国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社会责任和担当,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建立专业知识能力与政治素养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培养政治正确、理念先进、技术过硬的综合应用型创意设计人才目标。
2、授课设计
表1 课程思政授课计划表
授课要点
|
思政映射与融入点
|
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
|
教学目标
|
设计产业现状、设计师职业素养
|
文化创意创新与设计产业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经济、文化、产业应用
|
视频资料、课堂讨论
|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的影响、设计师职业素养
|
互联网+中华传统文化创意经典设计案例解析
|
中国经典设计案例成果及应用,中华文化创新理论在设计创新的体现,中国品牌影响世界的具体应用
|
视频、课堂讨论、设计案例解析、研讨
|
融入“四个自信”科学创新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十一、课程学时安排
第一章16线下学时
第二章8线下学时
第三章8线下学时
十二、考核方式
界面设计课程为专业选修课,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20%)+课程大作业(80%)。
1、课程成绩评定
表2 课程成绩考核表
成绩组成
|
考核/评价环节
|
分值
|
考核/评价细则
|
对应的课程目标项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20%)
|
课堂学习讨论、课后作业及课程思政报告成绩
|
20
|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其成绩的评定由课堂讨论表现、课后作业及及课程思政报告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各占三分之一),其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的20%。
|
(1) (2)
|
课程大作业
(80%)
|
设计大作业成绩
|
80
|
设计大作业报告由几部分组成:竞品分析10%;设计调研10%;创业机会10%;商业模式10%;创业计划书30%;版面设计10%
|
(1) (2)(3)(4)
|
2、课程目标达成评定方式
各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其中是第i个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参照教学环节权重表取值,见教学环节权重表,是各教学环节学生获得的与课程目标i对应的分数;是各教学环节与课程目标i对应的总分值。考试环节参阅各学期试卷出卷说明;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权重参阅平时成绩记录本。
表3 教学环节权重表
课程目标
|
课程大作业权重k1
|
课堂学习讨论及课后反馈表现权重k2
|
课程作业权重k3
|
(1)
|
0.2
|
0.6
|
0.2
|
(2)
|
0.6
|
0.2
|
0.2
|
(3)
|
0.6
|
0.2
|
0.2
|
(4)
|
0.6
|
0.2
|
0.2
|
十三、教学参考
1、参考教材
(1)周苏,《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5
(2)丁旭、莫晔、张嘉嬴、李丹,《创新创业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10
2、参考文献
(1)赵恒、李采、舒杨,《创新创业案例研究——以艺术设计公司为背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12
(2)赵俊亚、李明、王瑶、陈友东、卢慧勇、孟昭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12
3、网络资源
(1)中国大学MOOC,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QZSFXY-1205901811
(2)中国大学MOOC,创新创业管理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JUPT-1001755409
大纲撰写人:张衡
大纲撰写时间:2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