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长江流域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以邵伯为例

申报人:高雅瑶 申报日期:2024-04-23

基本情况

2024
长江流域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以邵伯为例 学生申报
创新训练项目
经济学
经济学类
学生自主选题
一年期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水质是其核心目标,源头清水更是重中之重。邵伯湖作为其重要源头水域,承载着维护水生态和优良水质的重大责任。然而,当前邵伯湖面临着产业分散、圈圩养殖的局面,不仅导致农户经济效益低,更使得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造成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困境。 为改善这一局面,本项目以邵伯湖为例,创新性地提出了阶段式“净-产-销一体化”生态产业化推进模式,并将生态补偿、生态金融化和生态产业化要素纳入同一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以深入探索长江流域水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新体系。通过打造“韶波”生态标签推动生态产业化,同时以横纵向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产业子母式基金模式对其投资支持,从而将优质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经济价值,进一步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和南水北调水源区的生态保护。 本项目期望通过提出该综合性体系,来有效振兴邵伯湖的生态产业,同时显著提升南水北调源头区水质,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新貌贡献力量。
2022年12月参与河海大学第三届创新思维金点子对撞论坛,获校级三等奖;2023年1月主持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获校级和院级优秀团队、先进个人;2023年7月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校级优秀团队;2023年11月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2024年1月主持“工行杯”大学生数字金融比赛,获市级一等奖;2024年1月主持寒假社会实践,获院级优秀团队;2024年3月主持第十四届“正大杯”市场调研大赛,获校级优秀奖;2024年3月作为主创成员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校赛第一名
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绿色金融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水权水市场、虚拟水战略、隐含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研究。在经济类、管理类主流期刊发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SSCI/CSSCI检索论文7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题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出版专著7部,作为主要执笔人的政策建议获得省领导批示5次。
指导教师利用多年深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验,指出项目需突出邵伯湖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这一重要特质,并以此为起始点散发思维。尤其在产业链深化、生态补偿上,指导教师给本团队提供了深化的建议,使团队构建的体系更为完整。
校级

项目成员

序号 学生 所属学院 专业 年级 项目中的分工 成员类型
高雅瑶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2022 规划思路明细、图表制作、文书整合
凡梦杰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2023 文献收集与总结
王欣悦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2022 与当地政府、银行、农户联络沟通
江雨宸 商学院 财务管理 2022 品牌设计、经费管理
马成伟 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2022 数据收集与分析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所属学院 是否企业导师 教师类型
田贵良 经济与金融学院

立项依据

1.1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长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水作为重要的生态要素首当其冲。而水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水质净化、洪水调蓄等生态系统服务。因此,加强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治理对维持人类生产生活以及保持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其经济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实现与开发。2021 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要求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水是维持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对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邵伯湖作为江苏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区,其水质的优良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但因为大规模的鱼类养殖、农业活动、工业污染等原因,邵伯湖大部分水域为~Ⅴ类,属于中贫营养型湖泊。因此,构建保护邵伯湖水生态环境的长效的内生机制尤为重要。

1.2研究目的

针对邵伯湖水质存在的问题及其现状,本项目旨在构建邵伯湖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系。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与牵头,成立扬州市江都区农业生态协会,协会注册韶波品牌,委托扬州现代农业生态环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并运用生态产业子母式基金模式,构建邵伯湖--销一体化模式,以完整的体系来促进邵伯湖水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1)响应南水北调政策,推进生态保护

通过构建邵伯湖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改善邵伯湖水质,优化当地的水生态系统,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改善源头水质情况,提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总体质量,响应南水北调政策。

2)促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建立阶段式“净--销一体化生态产业化推进模式,联合当地政府、企业和银行推进实施,呼吁当地农民共同参与,激发农民生产内生动力,构建起保护邵伯湖水生态环境的长效内生机制,促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乡村振兴。

本项目针对邵伯湖水域大部分水质不优、生态产业链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制约经济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结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补偿、生态金融化和生态产业化纳入同一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中,构建“净--销一体化模式,运用水产立体养殖综合评价奖惩机制来进行应用研究,并建立三位一体的运行保障措施。拟重点开展以下研究工作:

2.1结合南水北调,将多实现路径纳入同一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

1)采用横纵向生态补偿:结合邵伯湖南水北调东线送水区的地理地位,本项目引入市场化的生态产品交易机制,与受水区实现横向生态补偿。具体而言,这种补偿方式将以销售与购买生态产品为主要形式,通过市场机制来平衡邵伯湖区域与受水区之间的生态利益。纵向生态补偿方面,则由政府向该区域企业和农户分别进行生态补偿拨款,促进污水处理与圈圩养殖,提升水质与自由水面率,为生态产业化打下基础。

2)建立生态标签以推动生态产业化:为有效促进农户的经济增长,并激发其以水生态优化为核心进行绿色生产的积极性,本项目拟打造“韶波”生态标签。“邵水韶,漾金波”,“韶波”由邵伯谐音而来,寓意为美丽的绿波,与“绿水青山”相呼应。为进一步完善“韶波”生态标签体系,构建高效、可持续的绿色生态产业链,一方面,本项目采取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的方式进行产销对接。子公司按标准收购农户的水产品,分别直售和加工处理并打上生态标签,以满足不同市场的口味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打造“韶波”生态标签体系,引导消费者选择更加环保的产品。以市场导向推动农户以水生态优化为核心进行绿色生产,构建可持续的生态产业链,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3)应用生态产业子母式基金模式:为向“韶波”生态产业提供稳定资金支持,本项目运用了生态产业子母式基金模式。该生态产业基金拟由一家具备深厚建设运营能力的江都实业资本公司牵头,并联合政府与银行发起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构建子母式基金模式,以资本的力量推动绿色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母基金由合作实业资本公司即母公司统管,以绿色生态产业链为核心,通过资本纽带促进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与发展。同时,子基金用于各控股子公司,针对细分行业进行专项投资,深入挖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潜力与价值。通过子基金的精准投资与扶持,有效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产业子母式基金运行模式如下图。

summernote-img

2-1:生态产业子母式基金运行模式

2.2构建阶段式“净--销一体化生态产业化推进模式

针对邵伯湖水域生态产业链松散、缺乏系统性与统一管理,构建阶段式“净--销一体化”生态产业化推进模式,以提高邵伯湖生态产业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1)阶段式推进:按照水质类别分水域、分阶段推行计划。在邵伯湖西岸附近水质在Ⅱ~Ⅲ类的水域,由政府牵头创建“韶波”品牌,以邵伯“三珍”(绿菱、龙虾、银鱼)为主,打造绿色水生产品,委托扬州现代农业生态环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宣传与销售。与此同时,于邵伯湖剩余水质在Ⅳ~Ⅴ类的水域发放生态补偿款,补偿企业将工业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出,激励农户退圩还湖,改善自由水面率,从而改善主湖区水质。主湖区水质得到改善后,则可将立体养殖推广至主湖区。两者同步进行,以阶段式推进的形式提高效率与效益。

2“净--销一体化”生态产业化模式:通过搭建水质和产品品质综合评价奖惩机制,以保证水生态环境和产品的优质性;同时,推进“净--销一体化”生态产业化模式,以销分红,完成水生态的优化与整合。

主要实现途径:

①优化水质:在水产立体养殖种植净水作物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奖惩机制来促进水质优化。推行水产立体养殖,通过种植芦苇、茨菇、绿菱等净水作物来实现水质的优化。同时,搭建水产立体养殖综合评价奖惩机制,主要从生产区域的水质和水产品品质两个方面进行,达标则发放奖励金额,且可以将评价结果作为借贷资质,申领生态产权贷;若未达标则不发放奖金,多次不达标者则少收或不收其产品。以综合评价奖惩机制来提高积极性,保证水生态环境和产品的优质性。综合评价奖惩机制具体流程与评价标准如图2-3所示:

summernote-img

2-2:水产立体养殖评价指标图

②养殖生产与销售系统化:合作实业资本公司与测量资质合格的水产养殖承包户通过合同建立合作关系,承包户提供原产品,公司则依据市场透明化原则,结合产品营养价值、大小等关键要素定价,确保公平交易。

为稳定产品质量与供应,公司采用多元化销售方式。部分产品通过生鲜冷链直供扬州市国有菜场管理有限公司,满足人们对新鲜水产品的日常需求;另一部分则送至加工企业,经统一标准生产成具有邵伯特色的高质量产品,打上生态标签,由韶波预制菜食品有限公司等进行销售。在销售策略上,通过与受水区合作,子公司充分利用韶波生态标签的品牌效应,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即线上经营网店、直播带货与线下同当地饭店合作、组织促销活动来拓宽销售渠道。

通过净水、打造生态标签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策略,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与销量,还增强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推动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健康的水产品选择。如图2-4所示:

summernote-img

2-3:水生态产业链模式图

2.3应用研究和运行保障措施研究

1)邵伯湖地区概况:邵伯湖,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湖泊,湖周分属邗江、高邮和江都三地。属淮河入江水道上的湖泊之一,上承高邮湖来水,分别由运盐河、金湾河、太平河、凤凰河及里运河注入长江。湖泊长17公里,最大宽度6公里,湖水面积98平方公里(相应于水位4.36米),平均水深1.1米,湖水蓄量1.1亿立方米。邵伯湖西岸部分水域水质为Ⅱ~Ⅲ类,其他大部分水域水质为Ⅳ~Ⅴ类。

2)应用研究:基于上述提出的方法,将生态补偿、生态金融化和生态产业化纳入同一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中,构建“净--销一体化”模式,运用水产立体养殖综合评价奖惩机制,对邵伯湖部分水域展开针对性研究。

3)保障措施研究:根据调研结果和模式特点,从政府、企业、农户三视角出发,构建“三位一体”的运行保障措施。

3.1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现状

生态产品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生态服务和最终物质产品的总称(王金南和刘桂环,2021),由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所形成(Daily等,2017)。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则是指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品,将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林亦晴等,2023)。水生态产品同其他生态产品一样,在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基础上,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为人类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周申蓓等,2024)。关于水生态产品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研究主要针对水产品的概念进行讨论以及定义,对水生态产品的种类以及市场化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健全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初探以及分析(吴浓娣等,2024)。

针对水生态产品种类研究,学者们在明确水生态产品概念、特性上,总结归纳水生态产品种类。国外学者大多将实现路径分为支持、调节、供给和文化服务四大类,(Assessment等,2005)国内学者者大多将生态产品划分为经营性、公共性和准公共性生态产品三大类(张林波等,2019)

针对水生态产品实现路径的建立健全以及实践应用的研究,一些学者对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具体运行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路径的总结归纳,总体可分为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权益交易、生态金融化等实现路径。有学者在细分领域进行针对性研究。如在生态保护补偿方面,水生态补偿,是指从社会公共利益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出发,由各级政府主导,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以水生态保护成本为主要依据,对保护区的水生态产品生产者进行相应的劳动价值和机会成本补偿,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以上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方式的纵向生态补偿、流域上下游跨区域的横向生态补偿、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各类生态建设工程、对农牧民生态保护进行的个人补贴补助。例如国外采取的反向竞标和绩效支付的市场化方法(Claassen等,2008)。如在生态权属交易方面,生态权属交易是指先明晰水生态产权、规定水生态产权交易权等,然后通过许可证、 配额或其他形式进行水生态产品的权利转让,从而实现或提升水生态产品价值(吴浓娣等,2024),生态权益交易可以分为正向权益的生态服务付费和减负权益的污染排放权益和资源开发权益三类。例如通过进行正向权益的生态服务付费作为实现路径:哥斯达黎加EG水公司为保证发电所需水量、减少泥沙淤积购买上游生态系统服务(PagiolaS等,2008)。在生态金融化方面,对生态金融化定义进行界定,认为其是金融部门促进生态产品供给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及实践。并对典型的金融化水生态产品——生态债券、生态信托基金、生态权质押贷款和生态保险等进行研究总结(吴浓娣等,2024)。

部分学者则对如何推进实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逻辑、经济逻辑、社会逻辑出发,提出共同富裕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推进策略(于法稳等,2024)。如通过总结分析了常见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认为应基于流域或区域对水生态产品类型及经济属性进行识别,提出要建立针对不同水生态产品的差异化路径模式(吴浓娣等,2024)。

部分学者对于水生态产品实现路径体系构建进行研究。如综合考量流域生态修复增进了生态服务功能,促成生态产品形成、分类、价值实现,形成了“政企合作—生态修复—生态产品形成—运营模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良性闭环,构建出水生态产品实现路径体系(温统霞等,2024)。

还有学者对于现有实现路径实现的制约瓶颈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对策。如系统梳理了不同类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深入剖析了当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约瓶颈,研究提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针对性对策建议(景晓栋等,2023)。

3.2邵伯湖水生态保护措施研究

邵伯湖位于淮河下游流域、淮河入江水道的中段,是淮河入江的主要通道。湖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渔业资源丰富,是江苏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也是生产生活重要的水源地。目前关于邵伯湖水生态保护措施的研究较少,主要针对邵伯湖水生态状况、邵伯湖生态建设的关键问题的分析。

针对邵伯湖的水生态状况,通过设置样点进行采样调查和数据分析,主要从环境因子的周年变化和水生生物的周年变化进行分析,得出邵伯湖属于中—贫营养型湖泊的基础,为邵伯湖水质的治理改善工作提供重要的基本资料和科学依据。

针对邵伯湖生态建设的关键问题,主要从入湖河流水质、湖水交换和水空间管理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改善措施:入湖河流水质改善从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改善;口门通畅率主要对入湖口和出湖口口门进行有效管理;自由水面率改善从圈圩养殖和围网养殖进行改善建议(谭月光等,2022)。

现有邵伯湖生态建设措施,政府方面,如江苏省高宝邵伯湖渔管办牵头扬州市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用两年时间实现"退养还湖"9万亩(许飞,2018);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许飞,2020)。同时,部分学者进行如何改善邵伯湖生态技术支撑方面的研究。如在邵伯湖典型入流河道槐泗河开展水质模拟、生态治理方案和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为邵伯湖水质安全、槐泗河水系管理和类似河流湖泊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张文孝,2021)。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来,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水生态产品实现路径,学者们归纳总结了主要的实现路径,但是缺乏对于具体的实践实现机制的讨论与研究。针对邵伯湖水生态保护措施的研究,提出了邵伯湖水生态现存问题和部分改善措施,但缺乏对系统性的、具体化机制的探究,缺乏对长效的内生机制的建设,无法调动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针对上述不足,本项目构建邵伯湖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系。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与牵头,成立扬州市江都区农业生态协会,协会注册 “韶波”品牌,委托扬州现代农业生态环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并运用生态产业子母式基金模式,构建邵伯湖“净--销一体化”模式,以完整的体系来促进邵伯湖水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金南,刘桂环.完善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J].中国经贸导刊,2021(11):44-46.

[2]  DAILY G C.Nature s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1997)[J].[s.n.],2017:454-464.

[3]  林亦晴,徐卫华,李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评价方法——以丽水市为例[J].周申蓓,李颖,孙晓文,.基于扎根理论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构建[J].水利经济,2024,42(02):26-33.

[4]  生态学报,2023,43(01):189-197.

[5]  吴浓娣,杨研.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J/OL].水利发展研究:1-4[2024-04-17].

[6]  李维明,俞敏,谷树忠,等. 关于构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的总体构想[J]. 发展研究,2020(3): 66-71.

[7]  Claassen R, Cattaneo A,Johansson R. Cost-effective design of agri-environmental payment programs: USexperi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ECOL ECON, 2008, 65(4): 737-752.

[8]  PagiolaS.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 Costa Rica. ECOL ECON, 2008, 65(4):712-724.

[9]  Ezzine-de-Blas D, Wunder S,Ruiz-Perez M, Del Pilar Moreno-Sanchez R. Global Patterns in the Implementationof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LOS ONE, 2016, 11(e01498473).

[10]温统霞,王惠琴.生态修复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以南宁市那考河综合流域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01):60-69.

[11]      ASSESSMENT M E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Synthesis[M]Washing DC Island Press 2005 89.

[12]      Selva G V, Pauli N, Kim M K,Clifton J. Opportunity for change or reinforcing inequality? Power, governanceand equity implications of government payments for conservation in Brazil.ENVIRON SCI POLICY, 2020, 105: 102~112.

[13]       NYCDEP.2006 Watershed Protection Program Summary and Assessment. New York: New YorkCity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6.

[14]张林波,虞慧怡,李岱青,等.生态产品内涵与其价值实现途径 [J].农业机械学报,20196):173- 183.

[15]高晓龙,郝仲勇,王绍斌,郑华,欧阳志云. 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概念、框架及技术支撑[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12.

[16]景晓栋,田贵良 & 程飞.(202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 中国环境管理(04),82-90. 2023.04.082.

[17]谭月光. 邵伯湖生态湖泊建设关键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23.

[18]樊旭,吕玲玲.邵伯湖水生态状况及改善建议[J].江苏水利,2016(11):7-10.

[19]许飞.“你大美高宝邵伯湖——高宝邵伯湖退养还湖工作纪实[J].中国水产,2018(10):14-19.

[20]张文孝.邵伯湖典型入湖河流水质模拟和生态治理效果研究.2021.扬州大学,MA thesis.

[21]许飞,谢伟军,孙文祥,.高宝邵伯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产,2020(01):54-56.

4.1项目创新点

1)将生态补偿、生态金融化和生态产业化要素纳入同一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目前现有研究大部分仅单独考虑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缺乏综合性探索。因此本项目将打造生态标签以促进生态产业化,并以横纵向生态补偿和生态产业子母式基金对其投资支持,实现三方可持续性发展。

2)构建阶段式“净--销一体化”生态产业化推进模式。本项目针对净产同步化,参考水质等级类别,按水域环境实施不同计划。通过推行水产立体养殖,搭建水质和产品品质综合评价奖惩机制,保证了水生态环境和产品的优质性;同时推进生态产业化,以销分红,完成水生态的优化与整合。

4.2项目特色

      (1)研究问题的前沿性

该项目以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研究重点,立足于南水北调对水源区的生态环境要求和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根据实际问题和政策导向,将生态补偿、生态产业化和生态金融化融入同一个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该项目致力于通过探索适宜邵伯湖发展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来提升其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水质,并将优质的水生态环境转化为经济价值,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新貌贡献力量。

2)研究方案的学科交叉合作

本项目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利用横纵向生态补偿、生态产业子母式基金等理论,建立适宜邵伯湖发展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通过水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本研究不仅增强了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更使得研究内容紧密贴合实际需求,从而更具实用价值。

5.1技术路线

summernote-img

5-1:项目研究技术路线

5.2拟解决的问题

1)横纵向生态补偿对水质的正向影响如何。

2)净--销一体化模式对邵伯湖地区的适用性。

3)生态产业子母式基金对于产业链深化的效力。

4)水质和产品品质在综合评价体系里的权重配置。

5)该体系是否能有效保证邵伯湖的水质。

5.3预期成果

1)发表一篇SCI期刊论文。

2)完成扬州邵伯实地考察,并提交相关调研报告。

3构建一个将生态补偿、生态金融化和生态产业化要素相综合的可持续性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

4)根据研究结果向政府、企业等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的水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summernote-img

7.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1)项目导师拥有丰富的相关领域研究积累

本项目指导老师田贵良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绿色金融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水权水市场、虚拟水战略、隐含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研究。其中,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CGE模型的生态补偿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以长三角为例》等。其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丰富的研究积累为本项目的开展进行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2)团队成员对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初步构建

在项目预备阶段,成员们对相关文献与材料进行解读,对国内外对于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有了深入了解,同时,在项目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现有文献对邵伯湖现有的水生态保护措施进行研究,并对“韶波”品牌的构建产生初步想法。

7.2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1)已具备的条件

①团队优势

团队成员专业各不相同,以商科为主,水类工科为辅,符合项目主题,结构合理。团队中有两名成员来自扬州,其中一名为邵伯人,为本次实地调研提供了宝贵的本地资源,使团队能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和细节,提高调研的效率、准确性和可行性。同时,团队成员均主持参与过不同形式的竞赛和实践活动,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且熟悉不同的软件以支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调研数据的准确收集。

②政府及相关政策支持

我国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国家战略,重视水资源保护在内的自然资源保护,202441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了国务院令,颁布了《生态保护条例》,再次强调要守住生态红线,除此之外,扬州市当地政府也分别颁布了《扬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22-2025年)》和《扬州市2023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鼓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本项目积极响应该号召。

③学校提供的条件

河海大学作为一所以水利为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长期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宣传“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对学生自主科创项目提出大力支持。除此之外,本项目还贴合学校以水利为特色的学科特点,河海大学馆藏资源丰富,内有大量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及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论文资料、文献库及数据库可以供项目组查阅和浏览。

2)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①实地走访调研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一味地进行文献研究而脱离实践将很难对实际生活做出真正的贡献,本项目致力于“调研将报告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原则,深入研究邵泊湖水生态产品价值及价值实现的潜在阻碍,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已有相关调查,实现对邵泊湖水生态产品价值的真实预估,提高构建其价值实现途径的准确性及其科学性。

②实证研究的数据收集

对于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果要运用到多方的数据来分析测评,一般而言,这类数据可以通过查询水生态产品有关的公司的市场销售额,或通过进行市场问卷,咨询当地水利局来了解水质变化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来测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果。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1500.00 1000.00 500.00
1. 业务费 1500.00 1000.00 500.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500.00 数据处理费用 0.00 500.00
(2)能源动力费 0.00 0.00 0.00
(3)会议、差旅费 1000.00 调研差旅费10*100元/人次 1000.00 0.00
(4)文献检索费 0.00 0.00 0.00
(5)论文出版费 0.00 0.00 0.00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0.00 0.00 0.00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0.00 0.00 0.00
4. 材料费 0.00 0.00 0.00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