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冰川融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生态的影响

申报人:沈校熠 申报日期:2024-12-30

基本情况

2025
冰川融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生态的影响
创新训练项目
工学
测绘类
一年期
B、学生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选题
沈校熠
指导教师

1、项目简介: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速,进而引发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可能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深远影响。中国沿海地区生态系统复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系统评估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模拟岸线迁移范围,识别最易受影响的生态环境类型并分析其生态功能变化,可为我国沿海生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行业技术背景:该项目结合了气候变化、遥感技术和生态学的前沿行业技术,通过简化ASMITA模型预测海平面上升趋势,基于InVEST模型解析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生态系统及功能的影响。遥感技术与GIS结合,实现了大规模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为生态变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同时,InVEST模型能分析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协助评估不同气候情景下的生态风险。

创新实践研究方向:定量评估因冰川融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沿海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和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范围包括:1、冰川融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遥感监测与模拟;2、海平面变化背景下我国沿海岸线迁移范围模拟和界定;3、海平面变化背景下我国沿海生态系统类型及功能变化识别与评估。

可提供的实验条件:可提供的实验场所包括学科实验室,支持遥感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和生态环境监测模型等研究活动。硬件设施包括高性能计算平台、遥感数据分析工具和生态监测设备,学生可以使用先进的气候模型、遥感和环境分析软件进行实验。项目还提供实地调查机会,学生将参与沿海生态样本采集与分析,增强实践经验。


2、招募成员要求:

学生应具备测绘遥感、地理信息、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理解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掌握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气候模型和生态系统模型的使用,能够使用软件工具(如ArcGISENVI)进行数据分析和空间分析。此外,应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熟悉PythonR等语言,能够进行数据清理、处理和可视化。对于涉及的遥感技术和环境监测设备,学生需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参与沿海生态系统的现场采样与监测工作。


3、教师信息

沈校熠,主要从事极地和海洋测绘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项,以一作身份在WRREarth’s FutureIEEE TGRS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省级人才计划1项。协助指导毕业博士生、硕士生3名,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施和学生指导经验。

王雪鸽,主要从事海岸带资源环境遥感与陆海统筹空间优化研究,包括研究中国海岸四十年空间演变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构建兼具自然-社会-生态特征的海陆一体化地理空间场景分类体系,提出海岸生态修复等。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专题、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项目课题等多个项目。共发表论文1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等期刊等发表SCI论文6篇。

选题成员

6
0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教师账号 所属学院
1 沈校熠 20240041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指导教师
2 王雪鸽 20240030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选题附件

结束